室内装修完毕后,常见的几种装修空气质量判断误区
导语: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呆在了室内,而在室内使用的各类化工产品和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更由于为了节约能源寒冷地区的房屋建造得更加密闭,室内污染因子日渐增多而通风换气能力却反而减弱,这使得室内有些污染物的浓度较室外高达数十倍以上,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行为。有害物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 等。随着污染程度加剧,人体会产生亚健康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是日益受到重视的人体危害之一。
虽然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十分重视,但由于涉及的领域较为生僻和专业,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下面总结常见的4大误区。
误区一:装修完室内空气有污染,晾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全面,对于氨、苯这些挥发较快的物质,“晾屋”是很有效的方法,经研究,在氨、苯中度污染的环境,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可以在半年左右的时间,使室内的氨、苯污染达到人体可承受的范围(是指超标但在国家标准两倍以内,这个范围对健康成年人一般不会造成危害, 但儿童、孕妇、体弱及体质敏感的人除外)。但是对于装修第一大杀手“甲醛”却没有太大作用,因为甲醛的潜伏时间在3-15年,而且甲醛大多存在于装修材料的内部,更不利于挥发,所以“晾屋”对消除甲醛污染几乎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误区二:闻不到气味就表明无污染
甲醛和氨具有明显的刺鼻味,苯系物具有一定的芳香味,氡却是无气味的气体。一般来说,只有当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超标值的0.25倍以上时,人的鼻子才能嗅出来,而氡的浓度无论有多高,人的鼻子都是无法闻到的。
如果长期生活在污染物超标的环境中,自己却一无所知,是十分可怕的。所以,千万不要过分信赖自己的鼻子,还是把检测室内污染这种技术活交给专家来处理吧!
误区三:环保材料等于环保装修
甲醛、苯、氨等是生产装修材料时必不可少的原料,如果不使用这些原料,那么生产的装修材料达不到基本的技术指标,而且成本非常高,用户难以接受。环保材料只是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之内,并不是不含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和使用何种装修材料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和同等大小空间内污染源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在一个房间内使用大量装修材料,那么即使是环保材料室内空气污染也很可能超标,如果在一个房间内使用很少的装修材料,那即使使用的不是环保材料,室内空气污染也不一定超标。
误区四:只有装修才会引起污染
装修固然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但是如果家具质量不过关,也会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特别是橱柜、衣柜等密闭的家具,甲醛浓度往往会大量超标。在购买家具时,最好留意其使用的板材,如果使用的是大芯板或中高密度板,在购买时就需要格外谨慎了,因为这几种板材的甲醛浓度一般都比较高。
通过总结以上4大误区,我们可以得知若是想要得知室内空气达标与否还是需要通过专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来得到专业的结果,不要盲目听信市场的虚假宣传和口口相传的简易处理方法,找准污染源对症下药才能治标治本。
本文标题:室内装修完毕后,常见的几种装修空气质量判断误区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