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地震来袭 抗震房屋建设势在必行
全新消息:18日早上,中国经济新闻网记者从宜宾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四川宜宾地震来袭。截至18日5时20分,四川宜宾地震来袭共造成11人死亡(长宁8人、珙县3人)。受伤122人:长宁48人(双河37人,长宁镇4人,竹海镇1人,梅硐镇3人,硐底镇2人,古河1人),其中危重5人,重伤16人,轻伤27人;珙县受伤71人(其中巡场65人、2人重伤,珙泉镇4人,底洞2人);高县3人(沙河2人,来复1人)。长宁被困14 人,救出13人(已死亡6人),1人正在施救,无生命危险。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地震来袭,震源深度16千米。据众多网友的反映,四川、重庆多地均有强烈震感。在四川省之外,甚至连贵州、陕西也有震感。
四川宜宾地震来袭,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8辆消防车、42名消防员、4头搜救犬,自贡市消防救援支队9辆消防车、36名消防员,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8辆消防车、42名消防员,内江市消防救援支队9台消防车、48名消防员,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13车、56名消防员、2只搜救犬正赶往途中。截至18日0时15分,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全勤指挥部及宜宾等6个消防救援支队出动63台消防车、302名消防员正赶往四川宜宾6.0地震灾区救援。
四川省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从板块结构上说,它正好位于欧亚地震带上,在国内所属的地震带叫西南地震带。所以在四川省加大抗震房屋的建设,以减少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
在加大抗震房屋建设中,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主要的抗震结构体系有:
1.多层砌体房屋
是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能有效承受四川宜宾地震来袭,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系较有利,承重横墙兼作横向抗震墙,纵向自承重墙作为纵向抗震墙,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
2.多层内框架
指外墙为砖墙垛(或壁柱)承重,内柱为钢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适用于工艺上需要较大空间或使用上要求有较空旷的大厅的轻工厂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层框架砖房
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
4.框架结构
多应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建筑,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布置较大房间。但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故其层数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墙结构
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布置适当的抗震墙,并与框架结构形成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四川宜宾地震来袭作用下层间位移比纯框架结构显著减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墙结构
是全部由纵、横抗震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较好,在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中广泛应用。
加固房屋建设,只是抗震体系中的一环。四川宜宾地震来袭,必须全面整合,预震报告,做好人流疏散,震后救援,余震对应,震后重建,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人身与财产安全。
本文标题:四川宜宾地震来袭 抗震房屋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