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师夺冠闪耀世界 【组图】夺冠作品及其它获奖作品先睹为快
中国建筑师夺冠扬眉吐气,中国设计方案闪耀巴黎。2019年8月6日,巴黎圣母院屋顶线建筑竞赛主办方GoArchitect公布结果,中国建筑师夺冠!本次竞赛的夺冠作品来自中国的蔡泽宇和李思贝设计师,他们的方案名为“巴黎心跳”。该方案亮点是利用磁悬浮技术在塔楼设计“时间胶囊”装置,时间胶囊上下浮动,每半个世纪打开一次。此外,利用塔楼玻璃的折射,可在内部形成玫瑰花窗。
据悉,本次比赛共有来自56个国家的226个参赛作品参赛,其中中国建筑设计师蔡泽宇和李思贝合作的设计方案被超过30000位公众高票选为冠军,极有可能成为巴黎圣母院未来采用的重建方案。中国的获奖设计师蔡泽宇来自杭州,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另一位获奖设计师李思贝来自北京,先后求学于北京工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这两位中国建筑师夺冠让中国设计闪耀世界。
距离巴黎圣母院那场牵动全世界的大火已经过去3个多月,那场灾难般的场景任然历历在目惹人心碎。希望本次竞赛的成功举行能够让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重现辉煌。那么,中国的“巴黎心跳方案”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其它竞争对手的方案又差在哪里呢?小灿挖掘机马上开动,让大家先睹为快。
中国建筑师夺冠 中国设计师“巴黎心跳”让大家先睹为快
在“巴黎心跳”方案中,新的尖顶由多面镜子构成,将与镜子屋顶一起投射出塞纳河畔的城市风光。并且随着周边景致的变化,投射的光景也随之变化,建筑也对应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与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相映衬。
设计中还完美体现了巴黎圣母院极具代表性的玫瑰窗的美,重建的塔尖内部折射营造出一个城市万花筒,在万花筒的中心是漂浮的时间胶囊。色彩鲜活的玻璃被光激活,表现出结构不一的花式阴影。透过反射,人们还可以看到周围景象拼贴而成的城市,并在焦点处看到自己的身影。
时间胶囊可以有节奏地上下移动,呼吸般的与城市一起律动,让巴黎的心再次跳动起来。蔡泽宇和李思贝想借新的塔尖的设计来代表巴黎的记忆、存在与希望。
中国建筑师夺冠 美国设计师蜂群结构方案让大家先睹为快
美国的方案的亮点是兼顾短期和长期用途,但是趋于保守。设计师考虑到巴黎圣母院的重建需要超过5年时间,于是用充气的玻璃纤维屋顶对已受破坏的建筑进行临时保护。
该方案的灵感来源于数月前火灾中奇迹般存活下来的蜜蜂群,该屋顶的基部能够为这个濒临灭绝的蜜蜂种群提供安全的避风港。
该方案的特色在于尖顶部分通过全息投影形式展现,该投影仅在夜间可见。通过调整全息投影模型让有争议的各个团体的需求得到临时满足。
中国建筑师夺冠 英国设计师哥特风格方案让大家先睹为快
英国的方案旨在尽可能保护其作为哥特式代表性建筑的地位,缺点是创意不足。设计师尽可能让设计方案与现有建筑相协调,并与哥特式建筑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致,突破工程界限,创造飙升的体积,充满光线,提升并激发所有有幸体验它们的人。
该方案主张重建屋顶,保留其先前的外观,但对交叉口进行独特的改造,以保持现有的几何形状。从内部的角度来看,十字架的拱形天花板被抬起,一个新的第四个玫瑰窗以拱顶的曲率形式加入。这个新的水平玫瑰漂浮在远离会众的地方,为其他黑暗的十字路口带来光线,将所有的目光吸引到天空。
玫瑰内的图像描绘了大教堂从奠基(1163年)到重建圣女贞德(1455年)和拿破仑(1804年)加冕到火灾后修复的历史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2019)。从外观上看,一个现代的极简主义玫瑰环绕着尖顶的底部,与原始屋顶材质和几何形状相符。这种次级皮肤保护下面的哥特式玫瑰,同时让光线透过并以一系列色彩照亮室内。
中国建筑师夺冠 日本设计师虚空概念方案让大家先睹为快
在建筑设计方面,日本人偏向“意识流”。这次,日本设计师提出了“虚空”的概念,他主张保持“虚空”作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巴黎起源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总是在变化,永远不会永恒。既然自然让巴黎旧屋顶在火中逝去,那么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保持而不是重建。
日本设计师采用了“浮动森林”理念,将原本已长出草木的破损屋顶打造成浮动森林,让它与巴黎城市风景融为一体。这样,它不仅是一个包含历史的建筑,也象征着时刻对外开放。
塔尖燃烧形成的“洞”继承了过去,因为火灾的悲剧是巴黎圣母院历史的一部分。用玻璃覆盖洞,防止雨水渗入,人们在其中可以漫步和同行。不过,在小灿看来,这个方案似乎有点敷衍。
中国建筑师夺冠,请为小灿方案描述点赞。小灿挖掘机挖遍热点建筑图片,让您足不出户轻松涨知识。
小灿推荐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师夺冠闪耀世界 【组图】夺冠作品及其它获奖作品先睹为快
本文地址: